BetWay88体育平台 >详情

苏式提问:从“说教”到“提问”的教育魔力

来源: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:2025-09-14

  一位妈妈向我倾诉:“我说破嘴皮子强调学习有多重要,可是我儿子就是油盐不进,而且成绩持续下滑!”通过访谈,我发现这位妈妈习惯使用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。在使用“苏式提问”与孩子沟通一段时间后,反馈:“孩子不再捂住耳朵,也开始主动学习了!”

  心理学研究发现,青少年大脑的“反抗神经”在面对命令式语言时会自动激活防御机制。当家长习惯“你应该”“你必须”时,实际在向孩子传递“你的感受不重要”“我的判断才正确”等信息。这种沟通错位,正是亲子冲突的核心原因。

  “苏式提问”全称苏格拉底式提问,它通过“问题链”引导思考,促进人们对自身行为、情绪、需求进行深度觉察,并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。

  下面,举例说说如何使用“苏式提问”达到有效沟通。

  破解学习抵触

  当孩子英语成绩不佳且抵触补习时,有的家长常说:“你必须每天背50个单词!”这种命令易引发逆反心理。

  运用“苏式提问”的家长则会这样引导:“你觉得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?哪些学习方式可能让你感觉轻松些?比如听英文歌曲或看英文电影?如果把背单词设计成闯关游戏,你希望设置哪些奖励关卡?”通过定位问题、匹配兴趣、激发创意,促使孩子自主设计单词卡牌游戏,结果学习效率明显提升。

  化解情绪风暴

  当家长禁止孩子参加露营而导致情绪爆发时,如“我说不准去就不准去”强硬压制,只会让冲突升级。

  深谙“苏式提问”的家长会说:“这次活动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?你觉得独自在外过夜可能遇到哪些挑战?你打算怎么应对?如果在本地选个类似的活动,是否能获得相近的体验?”这样既接纳了孩子的需求,又引导他们预见风险并思考替代方案。最终孩子选择参加日间探险营,并主动分享多种避险方法,实现了情绪与理性的平衡。

  解决矛盾冲突

  在二孩家庭中,两兄弟为争夺电视吵得不可开交。家长说:“再吵就谁都别看”! 这往往让矛盾升级。

  若采用“苏式提问”:“你们各自想看的节目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?怎么做能让你们两个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节目?如果轮流做主,你们想怎么安排?”这样了解孩子的动机,促进协商,并鼓励创意,最终两兄弟达成“单双日轮换+周末共选动画片”的协议。既解决了当下冲突,又培养了协商能力。

  使用“苏式提问”要遵循“三原则”。一是开放原则,多用“怎样”“如何”替代“是否”“对不对”。二是阶梯原则,从感受到办法层层递进。三是赋能原则,善于从看似糟糕的事件中挖掘出积极的一面,并赋予正能量。

  “苏式提问”的本质,是将教育从“正确答案的搬运”转变为“独立思考的唤醒”。当家长放下“人生导师”的角色转为“提问引导者”时,那些看似棘手的成长难题,或许都是孩子成长的宝贵契机,助力孩子们自信前行!

  作者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尚

  审核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、主任医师 孙颖

【附件下载】

Baidu
map